姓名:胡咏梅

单位: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

个人简介: 胡咏梅,女,副主任医师,副教授,科副主任,对冠心病、高血压、风心病、心肌病、及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。并擅长安置心脏起博器,冠状动脉造影等心脏介入治疗手术。

科室介绍:

强化降压致心绞痛反复发作一例

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  胡咏梅

病例编号: 198

病例患者资料:
年龄:79
性别:
主诉:胸痛4年,加重1小时
现病史:4年前跟人争执时突发心前区闷痛,持续30分钟不缓解,伴咽喉部紧缩感及左上肢牵扯样痛,伴有气促、恶心、冷汗,急诊入院行冠脉造影检查提示三支病变、弥漫性狭窄、前降支近中段闭塞,并行急诊PCI术(前降支近中段罪犯病变处植入一枚裸支架),患者因经济原因未行CABG术及二期PCI术,症状缓解出院,院外行冠心病二级预防,但未按医嘱规律服药。4年来胸痛反复发作,爬楼、快走及夜间休息时明显,每次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不等,性质类似,症状可自行缓解,未予重视。入院前1小时无诱因再发胸痛,性质同前,持续半小时无缓解,伴心悸、气短,无黑蒙、昏倒,无恶心、乏力及出汗。为进一步诊治入院。
既往史:有甲减病史10余年,高血压、高脂血脂、糖尿病5年,脑梗塞2年,间歇性跛行1年,否认吸烟史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
体格检查:
生命征 T 36.41 ℃     P: 76 次/分      R: 18 次/分      BP: 120/58 mm Hg
胸部检查: 两肺呼吸音清,未闻及干湿性啰音;心界叩诊左下扩大;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
心率 76次/分
心律 绝对不齐
其它 消瘦体形,慢性病容,表情淡漠,颈静脉充盈,肝颈征可疑阳性,双侧颈动脉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,甲状腺未及肿大,腹软,无压痛,双下肢不肿。
血液学检查:
血脂 TC 5.28mmol/l,TG 1.15mmol/l,LDL-C 3.68mmol/l,HDL-C 1.07mmol/l  
血糖 GLu 6.6mmol/l;OGTT示Glu 5.89mmol/l,GLU2h 12.99mmol/l;HbA1c 6.7%
心肌酶 CKMB 1.3 ng/ml,TNT 0.032ng/ml,CK 44.5ng/ml
肝功能 AST 24U/L,ALT 19U/L
肾功能 Urea 6.7mmol/l, Crea 127umol/L,UA 505umol/L,GFR 41ml/min
其他异常 FT3 3.07pmol/l,FT4 8.12pmol/l,TSH 21.6mIU/L
辅助检查:
心电图 房颤心律、心率76次/分,未见病理性Q波及ST-T改变。
超声心电图 RA38*55 RV25 LA 50 LV46/30 IVS 13/8 LVPW 15/10(mm),EF=47%、E峰>2A峰、静息状态室壁运动无异常,二、三尖瓣轻-中度返流 心律不齐。
冠脉造影 造影显示: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及钙化;前降支近段支架内未见明显增生及狭窄、远端弥漫性长病变、最重处狭窄80%,回旋支及右冠近中段长病变,最重处狭窄90%.
其他异常 胸片:主动脉结钙化。颈部血管彩超: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起始段粥样斑块形成(多发性斑块、混合斑),双侧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50%。下肢血管彩超:双下肢动脉粥样斑块形成,双侧股浅、胫前及左侧足背动脉狭窄,右侧胫前动脉下端、足背动脉闭塞。双下肢静脉未见异常。
影像资料
初步诊断: 1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陈旧性心肌梗死 急性冠脉综合症; 2、高血压病 3级 很高危 阵发性心房纤颤 心脏扩大 心功能II-III级; 3、2型糖尿病; 4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; 5、高脂血症; 6、脑梗塞; 7.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
治疗经过:
1.诊疗计划 行冠心病二级预防,监测血压、心率,动态观察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志物,安排心脏彩超检查及复查冠脉造影,评估抗凝及抗栓获益与出血风险。
2.具体用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0.1 gd、华法林2.5mg qd(根据INR调整剂量)、立普妥40mg qn 、康忻5mg qd、雅施达4mg qd、万爽力20mg tid、依姆多60mg qd、喜格迈(尼可地尔)5mg tid、二甲双胍缓释片0.5 tid 、拜糖平50mg tid、诺和灵30R 16u IH bid
3.患者病情变化 调整治疗方案后胸痛、心累、头昏、乏力缓解,活动耐量增加,日常活动能胜任,住院期间血压维持在150/66mmHg左右,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在138/60mmHg,夜间血压在120/52mmHg.
最终诊断: 1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陈旧性心肌梗塞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2、高血压病 3级 很高危 阵发性心房纤颤 心脏扩大 心功能II级; 3、2型糖尿病; 4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; 5、高胆固醇血症; 6、陈旧性脑梗塞; 7、双侧颈动脉粥样斑块; 8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
讨论: 患者冠状动脉弥漫性狭窄、虽然服用双联抗血小板及他汀治疗,但服药不规律,加上出院后一直在服用康忻、雅施达及施慧达,未监测血压及调整用药剂量,导致血压长期偏低(尤其舒张压低于60mmHg),造成冠脉的灌注不足,同时甲减未得到有效控制,血脂未达标,血管硬化逐渐加重,从而产生全身多脏器缺血表现(心绞痛反复发作、头昏、间歇性跛行)。患者住院期间多次测血压在110/56mmHg左右,holter记录胸痛发作时有心肌缺血表现,ABPM亦提示夜间平均舒张压在50mmHg以下、胸痛发作时血压明显偏低,故停用施慧达,同时将立普妥加量至40 mg qn,逐渐调整优甲乐用量使FT3 、FT4 及TSH达到目标范围。数天后胸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,但日常活动仍感胸痛,有时伴头昏、乏力,加用喜格迈后胸痛症状缓解,活动耐量增加。患者本次出现新发房颤,行CHADS2评分及CHA2DS2-VASc评分分别为6分和9分,卒中风险非常高,同时HAS-BLED评分为3分,出血风险亦较高。结合患者有条件进行INR检测,在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下给予阿司匹林+华法林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。出院时及出院后3月随访过程中胸痛未再发作、血压维持在150/65mmHg左右,无出血表现,INR维持在2.0-3.0。 总之,冠心病合并全身严重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,血压不应严格控制,尤其是舒张压,应尽量维持在65mmHg以上,本例患者胸痛反复发作可能与血压偏低有关。冠心病患者在标准治疗下仍有反复心绞痛发作,尤其是女性患者,合并有糖尿病、血脂紊乱等情况时需考虑冠脉微血管病变可能,联用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可能会减少心绞痛发作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。对ACS合并房颤需充分评估栓塞、血栓形成与出血风险,合理选择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。

本月排名: 总排名:23 本月得票:0 累计得票:143
登录后投票

我要评论:
 
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
还是应该遵循指南来确定控制目标、治疗。老年人、糖尿病病史较长者、大动脉严重粥样硬化者往往脉压差比较大,血压的管理要分析控制目标的利弊关系。

循环用户: yinxue111111@163.com 发表于4366天22小时23分前

该病例属于典型、常见病例,很有意思,尤其对冠心病、颈动脉及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并伴有狭窄的老年患者的血压管理,对冠心病合并房颤如何选择抗栓治疗,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,值得学习和借鉴。

循环用户: zengshuanglong163@163.com 发表于4514天11小时11分前